top of page

五個對唱歌的誤解


很多人都會覺得唱歌很難,必須滿足很多條件才能提升唱歌技巧,但其實他們有這種想法是因爲對唱歌有五個誤解

1)要唱歌必須天生有把好聲音

有些人天生就有把動聽的聲音,唱歌時容易引起共鳴。但是要唱歌好,後天的努力遠遠比基因重要。如果一個人能夠説話,能正常呼吸,能聽到聲音,那他就已經充分掌握了唱歌的條件,就算先天沒有動聽的聲音也可以。研究發現,唱歌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帶來巨大的好處。每個人天生都有一件獨一無二的樂器,那就是自己的聲音,衹要運用的好,配以適當的訓練,就能提升唱歌技巧,學好唱歌。

2)唱歌時有多大聲就唱多大聲

歌手唱歌時追求的從不是音量,而是怎樣有效地把聲音傳得更遠。唱歌用力過度或過分大聲會導致聲帶受傷,發出的聲音也圓滑不再。要真正學好唱歌,尋找適當地呼吸手法也是很重要的。那到底是怎樣呼吸的呢?當空氣經過的時候,肌肉會收縮,聲帶也會拍打在一起。我們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。先讓少部分的空氣通過,再讓更多的空氣通過,慢慢在兩者之中,找出一個自己最適合的方法。這樣做的目的是發出最自然的聲音,這樣做唱歌才會動聽。

3)學唱歌已經太遲了

有些成年人會覺得現在應該集中工作,上唱歌興趣班等等的應該到他們退休的時候,有更多時間才進行。雖然每個人都可以唱歌,但是年齡也是影響歌聲的其中一個因素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我們的聲帶會因爲使用量增多而變薄和變硬。聲帶裏面的軟組織也可能會鈣化。這樣,當我們發出聲音的時候,音量會降低,音域會變窄,呼吸也難以調整。雖然也會有方法改變老化的聲音,但出來的成果也不會有年輕時的聲音那麽有活力。相反,那些從小到大就訓練唱歌技巧的人,他們的聲音會保持得很好,到年紀老邁的時候也能唱出動聽的音樂。

4)唱歌時必須張開嘴部,至可以放下三根手指爲止

唱歌時,嘴巴應以最自然的狀態張開。如果嘴巴張得太大的話,就會導致喉嚨收縮,聲音難以最自然的狀態視人。其中一個有效的方式是你能感受到在耳朵前面有一個空間。這可以在打開口時,靠在顎關節放置食指試驗。這個空間可以反映你的顎關節和喉嚨是打開的,有助學好唱歌。有些人在嘴巴完全閉緊的狀態下也能造出那個空間,但這當然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做到。

5)腹式呼吸衹適用於歌劇

一個好的唱歌技巧(聲樂技巧)是能應用于不同種類的音樂。當我們吸氣的時候,橫膈膜應該下降,而不是胸膛下降。由於胸膛與聲帶是連接在一起的,胸膛上升的時候,聲帶也會上升。唱歌唱得好始于橫膈膜,也終于橫膈膜,因此,任何一種唱歌方式都要應用腹式呼吸法。首先,深深地吸入一口氣,然後放鬆肌肉,慢慢呼出空氣,盡量拖長呼氣,這樣有助鍛煉長音。腹式呼吸是任何一種唱歌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因此要提升唱歌技巧,腹式呼吸是不能忽視的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
Follow us 追縱我們

灣仔校園
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03號越興大廈6樓 ​(灣仔港鐵站A2出口)

電話:96048548

Wan Chai Campus
6/F, Yue Hing Building, 103 Hennessy Road, Wanchai, Hong Kong
(MTR Wan Chai Station Exit A2)

Tel: 96048548


 

Whatsapp
+852 96048548

Music Academy Address  校址

© Sing and You Music Academy

bottom of page